!!!----本文的所有实验均是在centos 6.6平台上实现的----!!!
一、计算机基础知识
冯·诺依曼体系机构构成的计算机,必有的五大基本组成部件:
冯·诺依曼体系结构图
·运算器:用于完成各种算术运算、逻辑运算和数据传送等数据加工处理。
·控制器: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,是计算机的大脑。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计算机
的中央处理器(CPU)。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(程序)进行工作,并由
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行。控制器具有判断能力,能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不同的
工作流程。
·存储器:用于记忆程序和数据,例如:内存。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代码形式不加
区别地存放在存储器中,存放位置由地址确定。
·输入设备:用于将数据或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,例如:鼠标、键盘。
·输出设备:将数据或程序的处理结果展示给用户,例如:显示器、打印机。
上述功能的体现在硬件中除了CUP、内存等其他输入输出,还有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也至关重要。简单的讲,北桥芯片,主要负责控制AGP显卡、内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交换,南桥芯片,主要负责软驱、硬盘、键盘以及附加卡的数据交换。(南桥芯片相对于北桥芯片数据处理量并不算大,它通过汇总的方式将数据传到北桥芯片,北桥芯片才是主芯片)
二、设备类型
通过上面的介绍,我们知道南桥芯片主要连接一些I/O设备,决定主板上的功能,主板上的各种接口(usb、串口),PCI总线(内猫、声卡),IDE(硬盘、光驱),以及主板上的其他芯片(RAID、网卡)都归南桥控制,属低速总线控制器。注:服务器的最重要的两大I/O是网卡和磁盘。
这么多I/O设备,南桥芯片是如何来识别这些设备呢?设备类型又有哪些呢?
I/O端口:就是一种地址,用于标识对应的I/O设备 I/O端口范围:0--65535。
(1)设备类型(宏观上分类)
·字符设备character:以字符为单位进行顺序访问的设备 例如键盘。
·块设备block:以块为单位,能够进行随机访问的设备。
(2)设备具体的分类(比如磁盘,CPU,内存等,我们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标识)
设备文件定义:关联至一个驱动程序,进而能够与之对应硬件设备进行交互。
(3)设备文件的标识:
主设备号:标识的是设备类型。
次设备号:同一类设备中不同设备的标识。(例如都是磁盘,要跟上具体编号1、2...)
注意:设备文件的特性:设备文件无大小,只有元数据,没有数据。(理解为设备文件是内核上虚拟出来的,是硬件设备的前端体现)
三、磁盘结构
经典的磁盘结构 |
上图给出了一个磁盘驱动器两个主要的移动部件;一个是磁盘组合(disk assembly) ,另一个是磁头组合(head assembly)。磁盘组合由一个或多个圆盘(platter)组成,它们围绕着一根中心主轴旋转。圆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涂覆了一薄层磁性材料,二进制 位被存储在这些磁性材料上。其中,0和1在磁材料中表现为不同的模式。
盘面的顶视图 |
1、盘面:硬盘的每一个盘片都有两个盘面(Side),即上、下盘面,一般每个盘面都会利用,都可以存储数据,成为有效盘片,也有极个别的硬盘盘面数为单数。
2、磁道:磁盘在格式化时被划分成许多同心圆,这些同心圆轨迹叫做磁道(Track)。磁道从外向内从0开始顺序编号。硬盘的每一个盘面有300~1 024个磁道,新式大容量硬盘每面的磁道数更多。
3、扇区:每秒转动的角度,即每段圆弧叫做一个扇区。扇区从“1”开始编号,每个扇区中的数据作为一个单元同时读出或写入,从逻辑层面上讲已经进行了低的格式化,单位为512字节。
4、柱面:所有盘面上的同一位置的磁道构成一个圆柱,通常称做柱面(Cylinder),每个圆柱上的磁头由上而下从“0”开始编号。(分区是按照柱面进行分区的)
四、linux中的磁盘介绍
linux的(1)--一切皆文件。linux中的磁盘是以设备文件的形式展现出来的。
(1)设备文件的名称
即linux磁盘设备文件的访问标识:/dev/[s|h]d[a-z][1、2...]。
[s|h]:磁盘设备接口类型。
[a-z]:磁盘编号。
[1、2...]:分区标号,1-4编号: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编号,5以上的编号为逻辑分区编号。如sda1,代表SCIS接口类型的第一块磁盘的第一个主分区
注意:特性--对于linux系统而言,每个分区都是可以独立访问的设备
(2)磁盘接口类型
·IDE接口(ATA):并行接口(理解为:两个IDE控制器:每个控制器可通过线缆接入两块磁盘,一主一从)这类接口的传输速率133MB/s。linux中表示为/dev/hd[a-z][1、2...]。
·SCSI接口:并行接口,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--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,特性:自带控制芯片,对CPU的占用率极低,占用CPU的时间是IDE接口占用CPU时间的1/10。所以SCSI的性能极高,它的传输速率为640MB/s。linux中表示为/dev/sd[a-z][1、2...]。
·USB接口:串行接口,3.0接口的传输速率为480MB/s。linux中表示为/dev/sd[a-z][1、2...]。
·SAS接口:串行接口,也称为序列式SCSI,它由并行SCSI物理存储接口演化而来,序列方式能提供更快速的通信传输速度以及更简易的配置。此外SAS并支持与序列式ATA(SATA)设备兼容。它的传输速率是6Gbps。linux中表示为/dev/sd[a-z][1、2...]。
至此,我们对磁盘有了深入的认识,那么一个新的磁盘需要经哪些操作才能使用呢?
很简单只要记住3个步骤就OK啦--Ⅰ磁盘分区、Ⅱ格式化(创建文件系统)、Ⅲ挂载
接下来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的具体实现方法。
五、磁盘管理工具fdisk(分区)
fdisk提供了一个交互式接口来管理分区,它有许多子命令,用于磁盘额分区的管理,所有编辑操作,都是在内存中完成的。没有直接同步到磁盘,保存退出后才能完成磁盘的同步。
fdisk -l 显示所有的磁盘设备的详细信息。
fdisk -l [设备名] 显示指定的设备的详细信息。
子命令的作用(常用的必须记熟)
m 显示帮助信息
n 创建一个新分区
d 删除一个分区
w 保存分区信息并退出
q 不保存退出
t 修改分区的system id(16进制的数字)
l 列出已知的所有分区类型
p 打印分区表,列出现有的分区信息
注:在子命令模式中,想删除当前的字符,按ctrl+backspace组合键才能删除
查看内核中的分区情况cat /proc/partitions 内核是否真正读取了分区表
六、文件系统的创建(格式化)
磁盘分区后,我们接下来就是格式化,也就是文件系统的创建,怎么什么是文件系统呢?
①文件系统的定义:管理存储空间中,存储大量文件时,实现按名存储的一种机制(按照块的来进行存储,一个块=2个扇区的大小)
注意重点来了哦,先来了解文件系统的结构(这部分要是看不懂后面的一些命令选项就很难理解了)
每一个文件都是有元数据和数据组成是毋庸置疑的,文件系统通常会将这两部分的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块,权限和属性放置到inode中,实际参数放在data bolck中。另外,还有一个superbolck,会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,包括inode与block的总量、使用量、剩余量等。
块组的结构图
对上图的解析(重点)
一个分区可以理解为由一个Boot Block和N多个块组(Block Group)构成的。
Boot Block:块是预留的,用来引导系统分区的。它被是MBR中的Boot Loader调用的。
Super Block:存储整个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,包括inode/block的总量、使用量、剩余量,以及文件系统的格式与相关信息;块组0上必须有Super Block,其他的组可以有也可以没有,最好是在其他的块组中有Super Block,用于备份。
GDT:块组的描述符,描述该组存放的是什么数据
Block Bitmap(块位图):可以知道哪些block是空的
Inode Bitmap(inode位图):可以知道哪些inode是未使用的,哪些是使用的
Inode Table:存放inoode条目
inode属性:
1.该文件的访问格式(r,w,x)
2.该文件的属主属组
3.该文件的大小
4.该文件创建或状态改变的时间(ctime)
5.该文件最近一次读取时间(atime)
6.该文件最近一次修改时间(mtime)
7.定义文件特性的标志(flag),例SUID等
8.该文件真正内容的指向(记录此文件的数据所在的block)
inode的特性:
·每个inode大小均固定为128bytes
·每个文件都只会占用一个inode,所以文件系统上能创建的文件个数与inode数量有关
·inode不记录文件名,文件名的记录在目录block中
·系统读取文件是需要先找到inode,并分析inode所记录的权限和用户是否符合,若符合才能开始实际读取block的内容。
Data Block:实际记录文件的内容,若文件太大是,会占用多个block。
深刻了解文件系统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问:1、在linux中要创建一个文件test.txt文件,经过哪几步骤?(结合上图)
答:①首先是通过超级块来明确一下,哪个块组有空间能存储文件;②确定块组之后,在inode表中查找空闲的inode条目,由0标记为1;③通过块位图,查找空闲的block;④在inode条目中添加空闲block块的指向,在空的block中创建test.txt文件。
问:2、在linux中要查找/tmp/aa/bb文件的过程?
答:先查/ 的inode-->查/目录block中对应tmp的inode-->根据查到的/tmp的inode去查/tmp/目录block中对应aa的inode->根据查到的/tmp/aa的inode去查/tmp/aa/目录block中对应bb的inode-->根据查到的/tmp/aa/bb的inode去查block发现是文件-->读取数据。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②常用的linux文件系统类型
centos 7系列,默认使用的是xfs系列
centos 6系列,默认使用的是ext4系列
centos 5系列,默认使用的是ext3系列
centos 4系列,默认使用的是ext2系列
iso9660 光盘文件系统
nfs 网络文件系统
gfs2 集群文件系统(redhat研发)
mogilefs、hdfs 两者属于分布式文件系统
swap 交换分区格式(注意:swap分区不是把它当作内存来使用,而是内存中的数据交换到swap分区,即swap交换分区拿出部分空间来存储内存中不常用的空间数据,以此来腾出更多的内存空间)
③文件系统管理分为两部分
·文件系统内核模块(普通的文件系统类型ext2\3\4)如下理解
/lib/modules/2.6.32-504.el6.x86_64/kernel/fs 文件系统的内核模块的存放目录,只有这里的文件系
统类型才能进行格式化。
·文件系统管理工具
注意:VFS 虚拟文件系统(磨平了不同文件系统之间的差异,调用的时候直接访问VFS文件系统)
④文件系统管理工具
mkfs:mkfs只是一个调用的功能 实际是这些应用程序的使用(mkfs.cramfs mkfs.ext3 mkfs.ext4dev mkfs.vfat mkfs.ext2 mkfs.ext4 mkfs.msdos)
mkfs -t 文件系统类型 分区名
mke2fs:mke2fs专门用来格式化ext系列文件系统的命令
mke2fs [选项] 分区名
-t 用于指定文件系统类型 ext2\3\4
-b指定块的大小 {1024|2048|4096}块的概念:多个个扇区封装成一个块单元。
-L卷标名 设定卷标名
-i# 为数据中间中的每多少(#)个字节创建一个inode (2T硬盘,每个都是几k的小文件,根据文件的大概大小来创建相应的inode条目)
-N# 指定数据区有多少个inode
-m# 指定为管理预留空间占主空间的百分比
tune2fs:tune2fs重新设定ext系列文件系统中的可调参数tune2fs [选项] 分区名 -l 查看指定文件系统(分区)的超级块详细信息 -L 重新指定卷标名 -m #调整管理员预留空间的百分比 -u 指定文件系统的UUID
mkswap:mkswap用于交换分区的格式化
mkswap [选项] 分区名-L 卷标名
-U UUID
swapon:挂载交换分区
swapoff:卸载交换分区
free: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 -m 按M为单位 -g 按G为单位
blkid:块设备信息显示工具 UUID也是一种引用 -L 卷标名 设备名 -U UUID 设备名
e2label:分区名 查看分区的卷标名
dumpe2fs:文件系统的超级块信息查看工具
dumpe2fs -h 只显示超级块头部信息
这里没有截取全部的信息,自己动手试试看效果!
七、文件系统的挂载
挂载定义:将额外的文件系统与根文件系统,建立关联关系。使得其作为此额外文件
系统的访问入口的过程。(注:根是一切文件系统的访问入口,是内核所在的分区)
★挂载操作时注意:
·在Linux系统上,所有的文件系统必须通过根文件系统的某个分支来访问;
·单一文件系统不应该被重复挂载在不同的挂载点(目录)中
·单一目录不应重复挂载多个文件系统
·作为挂载点的目录理论上应该都是空白目录,不然原来目录下的文件会被隐藏
★挂载点注意:
·事先存在;
·应该使用别的进程未使用的目录;
·挂载点下原有的文件将被隐藏;
mount:挂载命令mount [选项] 设备 挂载点
mount查看/etc/mtab已经挂载的条目
-t 指定文件件系统类型 (centos6以才能智能识别文件系统类型)
-r 只读挂载
-w 读写挂载
-a 挂载/etc/fstab下的所有条目进行挂载
-n 挂载时不更新/etc/mtab文件
-B==--bind
mount -B 原目录 目标目录,关联目录(把目标目录关联到原目录)
umount 目标目录(通常用于版本更新)举例如下图
-o 参数选项[多个时用,隔开 例: -o sync,exce,nouser] -o里面还有参数
async:异步模式,使用异步模式数据的修改先于内存中完成,根据某种策略定期同步至磁盘,实现永久存储。
sync:同步模式,直接将数据的修改同步至磁盘
auto:支持mount -a 这个选项实现自动挂载
noauto:不支持mount -a 不能实现自动挂载
noexec:不允许此设备上的二进制程序执行(一般设为不允许)
exec:允许此设备上的二进制程序执行
user:允许普通用户挂载设备
nouser:不允许普通用户挂载设备
unmount:卸载命令
umount [设备|挂载点] 可以是设备名|卷标名|UUID
fuser:查看有哪些进程正在使用挂载点
fuser -v 挂载点fuser -km 强行终止正在使用的挂载点的进程(直接杀掉进程)
与挂载相关的配置文件/etc/fstab (主要用于系统启动时候挂载设备)/etc/mtab (存储了已经挂载的条目)/proc/mounts (内核中识别的所有挂载条目)
/etc/fstab开机自动挂载的配置文件
第一列:要挂载的设备名(设备文件,卷标,UUID这三种引用方式)
第二列:挂载点
第三列:文件系统类型
第四列:挂载选项
第五列:转储频率
0:从不备份
1:每日备份
2:每隔一日备份
第六列:自检次序
0:不自检
1: 首先自检,通常只被/使用
2:/自检之后自检
注意:这里面的default选项,既然是挂载选项,直接查看挂载命令mount的帮助
#whatis mount
#man 8 mount ·defaults-----Use default options: rw, suid, dev, exec, auto, nouser, async, and relatime.
综合练习:答案在本博客最后公布
(1)创建一个2G的分区,文件系统为ext2,卷标为DATA,块大小为1024,预留管理空间为磁盘分区的8%;挂载至/backup目录,要求普通用户不能挂载此设备;
(2)将此文件系统的超级块信息中包含了block和inode的行保存至/tmp/partition.txt中;
(3)复制/etc目录中的所有文件至此文件系统;而后调整此文件系统类型为ext3,要求不能损坏已经复制而来的文件;
(4)调整其预留百分比为3%;
(5)对此文件系统强行做一次检测;
八、链接文件
1、文件的硬链接:指向同一个inode的多个不同的文件路径 他们指向同一组磁盘块
2、文件的字符链接(软连接):符号链接有自己的inode,但是此inode没有指向数据块,而是指向数据
原文件的访问路径(即一些字符串)
·硬链接的特性:Ⅰ硬连接不能跨文件系统 Ⅱ不能对目录进行硬链接 Ⅲ创建硬链接会增加文件的硬连接数。
·软连接的特性:Ⅰ符号连接可以跨文件系统 Ⅱ可以对目录进行软连接 Ⅲ不会增加硬连接数,Ⅳ删除原文件,会损坏符号连接文件。
3、ln创建连接文件的命令
ln [选项] 原文件 目标文件 (默认创建硬连接文件)
-s 指明创建软连接文件
-v 显示详细信息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九、其他常用命令
du:查看某目录树占用空间的情况
du [选项] 目录
-s 指列出目录的总和,不列出子目录的大小
-h 单位换算:转换成人能识别的单位
df:查看文件系统空间的(分区)的使用情况
df [选项] [分区名]
-h 转换成人能识别的单位
-i 显示分区inode的使用率,而不是分区空间的使用率
fsck:文件系统的修复工具
fsck [选项] 文件系统(分区)
-t 指定分区类型
-a 自动修复错误
-r 交互式修复错误
e2fsck:专用于ext系列文件系统的修复工具
e2fsck [选项] 文件系统(分区)
-y 所有问题自动默认为yes
综合题答案:
(1)
#省略分区过程[root@localhost ~]# fdisk -l /dev/sdb7 #查看分区详细信息Disk /dev/sdb7: 2154 MB, 2154991104 bytes255 heads, 63 sectors/track, 261 cylindersUnits = cylinders of 16065 * 512 = 8225280 bytesSector size (logical/physical): 512 bytes / 512 bytesI/O size (minimum/optimal): 512 bytes / 512 bytesDisk identifier: 0x00000000
[root@localhost ~]# mke2fs -t ext2 -L DATA -b 1024 -m 8 /dev/sdb7 #按要求进行格式化mke2fs 1.41.12 (17-May-2010)Filesystem label=DATAOS type: LinuxBlock size=1024 (log=0)Fragment size=1024 (log=0)Stride=0 blocks, Stripe width=0 blocks131584 inodes, 2104480 blocks168358 blocks (8.00%)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First data block=1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=69468160257 block groups8192 blocks per group, 8192 fragments per group512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: 8193, 24577, 40961, 57345, 73729, 204801, 221185, 401409, 663553, 1024001, 1990657Writing inode tables: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: done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21 mounts or180 days, whichever comes first. Use tune2fs -c or -i to override.
[root@localhost ~]# mount -t ext2 -o nouser /dev/sdb7 /backup/[root@localhost ~]# mount/dev/mapper/VolGroup-lv_root on / type ext4 (rw)proc on /proc type proc (rw)sysfs on /sys type sysfs (rw)devpts on /dev/pts type devpts (rw,gid=5,mode=620)tmpfs on /dev/shm type tmpfs (rw)/dev/sda1 on /boot type ext4 (rw)/dev/mapper/VolGroup-lv_home on /home type ext4 (rw)none on /proc/sys/fs/binfmt_misc type binfmt_misc (rw)/dev/sr0 on /media type iso9660 (ro)/dev/sdb7 on /backup type ext2 (rw)
(2)
[root@localhost ~]# dumpe2fs -h /dev/sdb5 | grep -i '\(block\|inode\)' >> /tmp/partition.txt #用正则来过滤出有用信息dumpe2fs 1.41.12 (17-May-2010)[root@localhost ~]# cat /tmp/partition.txt Filesystem features: ext_attr resize_inode dir_index filetype sparse_superInode count: 131584Block count: 2104480Reserved block count: 168358Free blocks: 2067875Free inodes: 131574First block: 1Block size: 1024Reserved GDT blocks: 256Blocks per group: 8192Inodes per group: 512Inode blocks per group: 128Reserved blocks uid: 0 (user root)Reserved blocks gid: 0 (group root)First inode: 11Inode size: 256[root@localhost ~]#
(3)
[root@localhost /]# cp -r /etc/* /backup/[root@localhost /]# tune2fs -j /dev/sdb7 #-j 选项可以有ext2直接转成ext3tune2fs 1.41.12 (17-May-2010)Creating journal inode: done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21 mounts or180 days, whichever comes first. Use tune2fs -c or -i to override.[root@localhost /]# blkid /dev/sdb7 #查看设备的详细信息/dev/sdb7: LABEL="DATA" UUID="fc0cf6bd-5be8-4fef-af97-584391dd58ce" SEC_TYPE="ext2" TYPE="ext3"
(4)
[root@localhost /]# tune2fs -m 3 /dev/sdb7 #-m 选项指定管理员预留空间tune2fs 1.41.12 (17-May-2010)Setting reserved blocks percentage to 3% (63134 blocks)
(5)
[root@localhost /]# umount /backup/ #这里必须先卸载,才能进行检测[root@localhost /]# e2fsck -f /dev/sdb7e2fsck 1.41.12 (17-May-2010)Backing up journal inode block information.Moving journal from /.journal to hidden inode.Pass 1: Checking inodes, blocks, and sizesPass 2: Checking directory structurePass 3: Checking directory connectivityPass 3A: Optimizing directoriesPass 4: Checking reference countsPass 5: Checking group summary informationDATA: ***** FILE SYSTEM WAS MODIFIED ***** #已经修改完成DATA: 1791/131584 files (0.6% non-contiguous), 96429/2104480 blocks